3A原创

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_精益管理大师_3A精益管理顾问

来源:3A精益管理   日期:2022-10-12

  文/3A顾问 刘承元博士  

▼ 据年初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遭遇来自27个国家或地区发起的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91起,反补贴19起,保障措施9起;涉案金额143.4亿美元,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比上年增加36.8%和76%。


随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推进,中国制造和欧美日制造之间会有更多的重叠,贸易摩擦将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而且,自去年以来,欧美日联手施压,置十五年前对中国的承诺(自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于不顾,先后表态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目的是为下一步更多的贸易摩擦留下借口,对中国制造出口设置更多的障碍。


面对急剧变化的对外贸易环境,企业除了寄希望于政府或行业组织出手救济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自身情况从战略和运营层面采取应对措施。


一、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应对关税壁垒


随着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的发展,实现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客观要求。因此,走出去战略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缓解与先进国家的贸易摩擦,而且还有利于跨国企业的规模壮大和可持续发展。

走出去战略通常有这样两种主要形式:

▌一种是,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通过变更原产地来降低产品进入欧美市场的关税。一般地说,欧美日等国给予这些国家较低的税率,中国企业在这里设厂生产的产品就可以享受比中国国内生产低得多的税率。

▌另一种是,直接在欧美日等国建立生产基地,实现消费地生产和销售,达到降低关税的目的。

事实上,今天中国制造遇到的困难,日本企业早些年也遇到过。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欧美对日本制造进行封堵,日本企业不得已开始了一轮旨在规避贸易封堵的国际化。


▼ 以理光为例,1990年之前先后在美国、英国和法国设立了工厂,实现消费地生产。后来发现这几个国家的工厂员工管理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理光遭遇了历史上最严峻的困难。1991年,理光决定在中国深圳设立生产基地,笔者是第一个进入深圳理光的中方员工,当时的日方管理者表示,建设理光深圳工厂是关乎理光前途的重大决策。后来的发展事实证明,理光深圳基地大获成功,不仅生产出了符合品质要求的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还通过变更原产地,极大地降低了产品进入欧美市场的关税,可谓一石多鸟。


面对今天欧美针对中国制造的封堵,理光已经在数年前开始布局泰国,目的是再一次变更原产地,以便降低出口欧美的税率。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生产基地迁徙的过程中,理光始终把设计开发和生产技术研究的核心留在了总部。


当然,要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设生产基地,零部件的配套一定会遇到很多麻烦,成功的做法是采用KD(Knock Down)散件组装模式进行化解,即从中国成套采购散件,发运到中国以外的生产基地,组装成产成品后出口欧美日等国家。


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应对非税贸易壁垒


在贸易摩擦中,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但最近几年,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改观,特别是中国市场正在发挥着世界市场的作用和威力,国家层面的博弈筹码在增加。即便如此,作为企业还是需要继续做好自己,从以下两个方面改善企业自身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境遇。

▌一方面是规范内部管理,提高跨越各种壁垒的能力。众所周知,欧美等国的贸易保护措施花样百出,企业有必要及时学习、研究和破解这些贸易壁垒。到目前为止,我们熟悉的就有,品质标准(ISO9000)认证、汽车质量标准(TS16949)、绿色标准(ISO14001)认证、电气安全(UL等)认证、职业安全和人权标准(SA8000)认证等。相信今后欧美等国还会设置诸如碳排放、社会责任等内容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并通过不断抬升壁垒的高度,给中国制造设置障碍。

面对欧美等国如此这般冠之以美好理由的贸易壁垒,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力改善自身的管理,提高管理上的应变能力。

▌另一方面是提升产品本身的竞争能力,让产品逐步拥有不可替代性。首先,中国制造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谋求逐步走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其次,大企业必须肩负起产业责任,快速提升研发、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快产业聚集,走出低水平竞争的恶性循环;第三,在人口红利尚未消失的当下,再加码资本红利(在股市上融资),在世界上寻找有价值的技术和企业实施兼并,补足中国制造在某些特殊领域的短板。


三、提高国内销售比例,降低对出口的依赖


记得上个世纪80、90年代,美国同样使出了贸易保护和日元快速升值(美元贬值)这两个撒手锏,加上日本国内需求不足,日本制造深受其害。今天的中国不同于彼时的日本,欧美等国想要像阻击日本那样轻松阻击中国,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意志(日本没有)。

►其次,中国在处理贸易摩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政治或经济手段与对手展开旨在拖延时间的博弈(日本很难)。

►第三,中国有着巨大的有待开发的内需市场(日本不足)。

前两者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博弈,而后者则是企业运营层面必须关注的焦点,因此提高企业在国内的销售比例应该成为许多出口型企业的战略任务。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对欧美日以外国家的销售来降低对欧美日的出口依赖。


总之,对中国制造来说,未来我们要做好这样几件事情:


一是设法绕开欧美等国的围追堵截,尽量保持住中国制造在规模上的压倒性优势;

二是持续做强和升级中国制造,蚕食欧美日制造在高端领域的优势;

三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要设法把“根”(核心技术)留在中国。


精益改善APP

刘博士视频号

王老师:13632724639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