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原创

联想应告别美式经营思维_精益管理大师_3A精益管理顾问

来源:3A精益管理   日期:2018-03-05

  文/3A顾问 刘承元博士  发表于《企业管理》杂志201803期

 

  制造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很多时候是一线销售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工。精英主义思想和做法会极大地伤害奋斗在一线的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我看来,联想是国内最靠近“伟大”的公司之一。因此,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联想的发展。关注联想发展主要是因为联想的人,因为联想有一个著名的团队,而不是因为联想的产品和技术。企业和团队名气大,而产品和技术名气小,这恰恰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的致命弱点,联想要想真正成为伟大的公司,必须快速变招。否则,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

  以上这段文字是笔者在20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的开场白,现在读来还是那么的有临场感。因为最近一两年里,媒体上关于联想的剖析文章一篇接着一篇,专家学者们不厌其烦地罗列了关于联想各种不堪的数据,以证明联想的失败,大有墙倒众人推的味道,联想的领导们为此一定颇伤脑筋。出于对联想的爱护和支持,我想把9年前所提建议进一步完善,希望能够对联想有所助益。

  联想必选的两个转型方向

  IBM选择退出PC,是无奈的,因为成本太高不能盈利,但又是十分明智的,因为做PC,即便今天盈利,未来也会很难或越来越难。

  联想自创业开始就选择了PC,并誓做世界行业老大。以今天的技术发展状况来看,联想坚守这样的定位和竞争领域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如果联想高层不尽快寻求突破,对联想的未来进行重新定位,那么危险将越来越近。原因有二:一方面,联想没有核心技术,即便做到最大,也不能像微软、英特尔等欧美企业那样形成某种(技术)竞争壁垒,掣肘对手的进入和发展;另一方面,除去芯片等核心技术之外,由于电脑生产装配过程太过简单,不能像丰田等日本企业那样通过管理获得品质、成本和交货等方面的优势,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水平。 关于构筑技术壁垒的问题,想必联想的高层一定在日思夜想,但是应该能够得出有关结论,在PC领域,想突破英特尔等芯片厂家的壁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必须另辟蹊径,寻找其他技术方向。

  关于PC生产装配过程过于简单的问题,笔者于2008年提出了“管理密集”的概念,希望以此警醒国内企业管理者,诸如“电脑装配”(个人都能做到)、“IC生产”(有钱买来装备谁都可以生产)等,看上去很美,但因为不需要精确管理就能够实现产品生产的缘故,所以产品价格不能维持,企业命运往往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上,而处处受制于装备制造商(有兴趣的话,请上网搜索《管理技术成就管理密集型企业》一文)。

  因此,笔者早就建议联想必须尽快进行企业“再定位”,尝试在技术研发、竞争领域等方面做研究,做抉择。联想转型方向至少有这样两个:一个方向是向华为、三星等企业学习,在现有架构外组建技术团队,找准技术方向加大研发投入,使联想从销售型公司向技术创新型公司转型;另一个方向是从德、日等国而不是美国寻找标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使核心业务逐步跨入诸如医疗器械等稍显传统的“管理密集型”产业领域,向管理密集型企业转型。对联想来说,选择后者的成功率要比选择前者大得多。

  遗憾的是,联想却选择了胜算机会较小的前者。

  之所以建议联想进入稍显传统的产业领域,是因为联想团队缺少创新基因和玩命精神(狼性),想在诸如手机、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赢得竞争非常困难。

  与美式精英主义思维诀别

  我们中国人本来就崇尚甚至迷信美式管理,再加上收购IBMPC“成功”,联想学美国管理更是近水楼台。但是,笔者想告诉联想的朋友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美式管理思想特别是精英主义在制造业管理实践中早已经破产。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亦步亦趋,更不能奉为经典。

  首先,精英主义主要表现在一切以精英的思考为准绳,一线员工不需要思考,员工变成了工具,不能从前线的劳动中体会价值和成就感;其次,过分夸大精英的作用,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更不能约束自己的欲望,拿取天价薪酬,不理会员工的感受,容易造成员工的不负责任;第三,精英们习惯于高高在上,夸夸其谈,在办公室遥控现场实施管理,不能在现场服务员工;第四,精英们花大量时间研究精准的针对员工的监督及考核制度,使得上下级缺乏信任,员工缺乏激情……

  制造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很多时候是一线销售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工,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办公室人员或管理者,精英主义思想和做法会极大地伤害一线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后果很严重,美国制造业的日益衰败就是很好的证明。

  为了与美式经营管理思维诀别,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联想本土高管放弃高额年薪,总裁领取比美国人副总裁较低的薪水并不丢人。据说,腾讯老板马化腾的薪水是香港总裁薪水的十分之一不到。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能够展现一种放低自己的姿态,获取员工尊重,还可以在企业内动摇精英主义思维的根基;二是发出“以客户为中心、以现场为中心”的号令,让精英们放下优越感,前往一线服务员工、服务客户;三是为广大基层员工提供施展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建设有战斗力的基层作战团队……

  只有将精英(优秀的管理者)与草根(一线员工,即华为口中的奋斗者)的激情和智慧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做好制造业管理。

  期望联想能够坚决与精英主义诀别,更多地向丰田、三星和华为等卓越的制造企业学思想、学管理,只有这样联想才有可能离“伟大”越来越近。


精益改善APP

刘博士视频号

王老师:13632724639

(微信同号)